《交通運輸組織學》課程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交通運輸組織學
英文名稱:Transportation Histology
課程類型:專業平臺課
總學時及學分:48學時,3學分
適應對象:交通運輸專業
主要先修課程:交通運輸工程學
執行日期:2017年9月
一、課程的性質與任務
性質:本課程屬于交通運輸專業的專業必修課程,同時屬于專業核心課程;本課程對交通運輸專業學生在貨運和客運科學運輸組織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技術保證,為學生日后的創業奠定了基礎,同時也為學生參加交通運輸綜合實訓、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論文設計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任務:該課程的任務是通過理論教學和課程實習等教學環節,使學生了解和掌握公路運輸、鐵路運輸、水路運輸、航空運輸、管路運輸、以及公鐵聯運、公路航空聯運、水路聯運等運輸組織的基本理論、方法和技能,初步具備運用現代科學方法進行運輸組織系統管理的能力,完成培養交通運輸業技術管理人才所需運輸組織系統管理方面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基本訓練?!?/span>
二、課程的教學目標
交通運輸組織學教學目標分為知識目標、能力目標、素質目標。
知識目標:運輸概論、客貨流分析和運輸量預測、運輸組織評價指標、貨物運價與運費、貨運車輛運行組織、公路貨物運輸組織、集裝箱運輸組織、公路旅客運輸組織、運輸優化與決策、信息技術在運輸中的應用。
能力目標:通過理論學習、課內實驗和企業實習鍛煉客貨流分析和運輸量預測的能力;具備初步的運輸組織評價能力;初步掌握貨物云價與運費的計算;能夠運用信息技術進行貨運、客運組織和調度,初步掌握聯合運輸的技能和方法。
素質目標:通過理論學習、實驗、實習鍛煉良好的溝通能力、組織協調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團結協作能力;鍛煉克服困難、勇挑重擔的意志和品質;鍛煉積極創新的意識和素質。
三、教學內容及其基本要求
交通運輸組織學的教學內容:運輸概論、客貨流分析和運輸量預測、運輸組織評價指標、貨物運價與運費、貨運車輛運行組織、公路貨物運輸組織、集裝箱運輸組織、公路旅客運輸組織、運輸優化與決策、信息技術在運輸中的應用。
第一章 運輸概論
教學基本要求:了解運輸業的概念、功能、發展趨勢、類型,掌握運輸的地位及不合理的表現形式;掌握運輸原理,了解五種運輸方式的技術設施。
1.1運輸概述
1.2運輸的作用與運輸業的類型
1.3運輸服務及運輸供求的基本特征
1.4運輸方式的技術設施
1.5運輸合理化
教學重點:交通運輸國內國外發展狀況、五種運輸方式的比較。
教學難點:交通運輸的概念,國外交通運輸發展概況。
第二章 客貨流分析和運輸量預測
教學基本要求:了解貨物分類、貨物產品的基本指標,掌握貨流及貨流圖;明確客貨流的不均衡性;了解客流及其分類;掌握客流及客流動態;了解運輸量預測的定性預測法;掌握運輸量預測的定量預測法。
2.1貨流分析
2.2客流分析
2.3運輸量預測
教學重點:客流量、貨流量分析
教學難點:運輸量預測的定性預測法;掌握運輸量預測的定量預測法。
第三章 運輸組織評價指標
教學基本要求:了解運輸中組織評價指標的種類和具體指標,掌握各種指標的計算方法,初步運營交通運輸組織的評價體系指導運輸生產。
3.1汽車運輸過程及基本術語
3.2評價汽車運用程度的單項指標
3.3評價汽車運輸工作的綜合指標
3.4鐵路運輸組織評價指標
3.5水路運輸組織評價指標
3.6航空運輸組織評價指標
教學重點:交通運輸評價指標的重要性和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交通運輸評價指標的計算方法
第四章 貨物運價與運費
教學基本要求:熟練查詢國家運價和運費的政策和法規,學會運用不同運輸方式的運費計算方法。
4.1運輸價格
4.2公路運價與運費
4.3鐵路運價與運費
4.4水路運價與運費
4.5航空運價與運費
教學重點:各種運輸方式的運價和運費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運價查詢,運費計算。
第五章 貨運車輛運行組織
教學基本要求:掌握貨運車輛運行組織的業務流程,對車型選擇、線路優化、汽車的維護和檢修計劃做出合理的統籌安排,達到最佳運輸方案。
5.1汽車貨運生產計劃
5.2運輸車輛的選擇
5.3車輛行駛路線的優化
5.4貨運車輛運行組織形式
教學重點:車型選擇、線路優化、維修計劃的制定、運輸安全。
教學難點:車型選擇、線路優化。
第六章 公路貨物運輸組織
教學基本要求:掌握公路運輸的特點,熟練運用信息網絡技術對公路運輸全程進行管理控制;合理運用車輛,優化線路;對零擔運輸、整車運輸、集裝箱運輸做出正確選擇;正確選擇直達運輸和第三方物流運輸。
6.1公路貨物運輸概述
6.2整車貨物運輸組織
6.3零擔貨物運輸組織
6.4冷鏈運輸組織
6.5危險貨物運輸組織
6.6大件貨物運輸組織
教學重點:初步掌握零擔運輸、整車運輸、集裝箱運輸的選擇;正確選擇直達運輸和第三方物流運輸。
教學難點:第三方物流運輸,零擔運輸、整車運輸的運用。
第七章 集裝箱運輸組織
教學基本要求:熟練掌握集裝箱運輸的型號的含義,初步掌握集裝箱運輸在水路運輸、公路運輸、鐵路運輸、航空運輸的地位和作用,在大陸橋運輸中的運用。
7.1集裝箱運輸概述
7.2集裝箱貨物的交接
7.3集裝箱運輸單證
7.4集裝箱運輸組織方式
教學重點:裝箱運輸的型號的含義,集裝箱運輸的優勢和特點,集裝箱運輸在綜合運輸、聯合運輸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學難點:公路運輸、鐵路運輸、水路運輸集裝箱型號的選擇。
第八章 公路旅客運輸組織
教學基本要求:熟練掌握旅客運輸的業務流程,組織技巧,能夠針對客流的變化及時調整運輸計劃,制定合理的運輸時刻表,達到運輸高效、安全,提高服務質量,獲得好的經濟效益。
8.1城間公路客運組織
8.2城市公交客運組織
8.3城市軌道交通運輸組織
教學重點:通過客流分析,及時調整運輸方案應對客流的變化,制定合理的旅客運輸組織協調方案,有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達到運輸高效、安全,提高服務質量,獲得好的經濟效益。
教學難點:運輸時刻表的制定。
第九章 運輸優化與決策
教學基本要求:了解運輸優化與決策涉及哪些方面和途徑,掌握運輸優化的方法,做出合理的優化措施,制定正確的決策。
9.1運輸方式選擇
9.2運輸服務商選擇
9.3運輸問題的圖上作業法
9.4運輸問題的表上作業法
9.5最短路線與最大流量
教學重點:運輸優化與決策的內容、途徑,運輸優化的措施和方案制定。
教學難點:運輸優化的措施和方案制定。
第十章 信息技術在運輸中的應用
教學基本要求:了解信息技術在國際、國內運輸行業應用的現狀,初步學會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市場分析與調查 、實現運輸優化與決策等。
10.1條碼技術
10.2射頻技術
10.3全球衛星定位系統
10.4地理信息系統
10.5智能交通系統
10.6物聯網技術
教學重點:信息技術在運輸行業的運用領域、地位和作用。
教學難點:運用信息技術進行運輸優化與決策和跟蹤服務質量
四、各教學環節學時分配
五、教學建議
建議采用PPT講授、實驗教學、社會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采用案例教學、情景教學,在實驗室不同學生扮演不同角色進行交通運輸的業務工作。
六、考核評價方法及要求
總評成績=平時成績+期末考試成績;
平時成績包含:作業成績、課內實訓成績、考勤及聽課成績、創新思維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成績。平時成績占30%,期末成績占70%。
七、教材與主要教學參考資源
教材:
1、孟祥茹:運輸組織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參考資料:
1、戶佐安,交通運輸組織學,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4
2、駱勇:道路運輸組織學,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
3、楊浩:運輸組織學,中國鐵道出版社,2015
4、邵振一,董千里:道路運輸組織學,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
5、CTN中國交通新聞網(WWW.ZGJTB.COM)
制定者:王志欣、2017年8月
審核者:王志欣、2017年8月
批準者:沈文濤、2017年8月